教師發展
更多...
 當前位置:首頁>教師發展>教研活動教研活動

鄭州市第五高級中學與鄭州11中聯合舉行“同課異構”教研活動

日期:2021-12-08   責編:鄭州市第五中學   閱讀量:1221

鄭州市第十一中學物理老師楊靜授課

鄭州市第十一中學物理老師楊靜授課

鄭州市第五高級中學物理老師武凱歌授課

鄭州市第五高級中學物理老師武凱歌授課,全體學生聚精會神聽講觀看實驗。

鄭州市等五高級中學、副校長袁世卓等聽課

鄭州市第五高級中學校長張天佑、副校長袁世卓和理科老師一道聽課。

為了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師的專業素質發展,構建和諧育人環境,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創建高效課堂,建設教師隊伍,促進經驗交流,推動“讓生命昂揚向上”育人理念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去,2021年12月8日下午,鄭州市第五高級中學第五屆教學質量活動月暨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大單元教學同課異構展示活動持續進行。鄭州市第五中學校長張天佑,黨委書記王海方,紀委書記王磊,副校長袁世卓、王勇等校領導、中層干部和全體理科教師一同參加本次聽評課活動。依次觀摩了鄭州市第十一中學物理老師楊靜和鄭州市第五高級中學物理老師武凱歌執教的同一課題《超重和失重》。

圍繞基于核心素養大單元教學展示活動主題,兩位教師“同課異構”教學研討異彩紛呈各顯其能,相互促進共同彰顯如何“讓生命昂揚向上”的育人理念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曬課開始第一堂課,楊靜老師首先從航天員王亞平的馬尾辮和女同學的馬尾辮的狀態區別引入了失重的話題,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然后組織同學們分組探究在體重秤上起立和下蹲時顯示數據的變化規律,讓同學們親身體驗超重與失重的不同感受,調動起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進一步引導同學們從加速度的角度分析實驗現象,讓同學們從學科角度深刻認識自然現象背后隱藏的物理規律。這種步步為營穩扎穩打的推進教學模式,既落實了學科核心素養,又讓同學們體驗到了知識的力量。楊靜老師的精彩導授讓參與的同學和老師都獲益良多。

第二堂課武凱歌老師閃亮登場,她首先從一個趣味小實驗——“神奇的水瓶”引入失重主題,神奇的現象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同學的注意力,立即使課堂有了一個非常良好的開端。然后武老師提綱挈領,引導同學們分析重力的特點和測量重力的方法及測量原理,使同學們明確“視重”和“實重”的區別,抓住了分析超重和失重現象的關鍵點。接著,她請同學在體重秤上做起立和下蹲動作、小組合作探究彈簧秤懸掛物體上下運動觀察秤的示數特點,用力傳感器懸掛重物上下運動觀察屏幕上顯示出的力圖象等多種相關現象,并請同學們思考超重失重的條件,嘗試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釋其原因。最后武老師又引導同學們一起分析了引入課題的“神奇的水瓶”,揭秘其原理。

通過直觀的實驗讓同學們既親身體驗到超重和失重,提高了學習興趣,加深了學習印象,同時也深刻體會到了物理現象中蘊含的科學道理。同學們及時獲得了學以致用的成就感,大家的學習興趣更加高漲,也為同學們后續積極學習物理起到了促進作用。

課后,鄭州市教研室物理教研員范廷賢老師為與會老師做了精彩的點評與指導,使老師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如何上好一節高效的優質課,如何落實學科的課程標準的要求,怎樣在“雙新”背景下提高學生能力等等,使參與教學研討的老師在教學上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同課異構同一課題,雖然是不同的設計,但課堂卻有異彩紛呈、有異曲同工之妙,兩位老師的課堂不僅都創設了有趣情境、又關注到了學生主體地位、并落實了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讓學生積極愉快地參與到學習中來,真正融入了“讓生命昂揚向上”的育人理念。

精彩的課堂不僅感染了學生,也感染了觀課的各位老師,大家紛紛表示,這樣的教研活動非常有意義、有價值,在磨課的過程中,全體學科組老師獻計獻策,每位參與者都受益匪淺,希望學校繼續組織開展這樣扎實有效的教研活動,讓全體師生共成長再提高。

圖/文: 鄭州5中 理根生



聯系我們 | 站點導航 | 招生微信群
鄭州市第五高級中學地址:鄭州市南四環與明珠路交叉口 郵編:450061 招生學籍電話:0371-61773783 校外聯絡電話:0371-66322900
鄭州市第五初級中學地址:鄭州市管城區南關街3號 郵編:450099 招生學籍電話:0371-66922976 校外聯絡電話:0371-66323968
?2003-2023 鄭州市第五中學 豫ICP備08107112號-1 教育專項備案:2010010030043 鄭州市第五高級中學
特黄A片